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休闲益智 休闲益智

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_设计一个数学小游戏

zmhk 2024-07-08 人已围观

简介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_设计一个数学小游戏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1.时代新课程初中数学

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_设计一个数学小游戏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时代新课程初中数学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2.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3.如何设计数学教学的结尾

4.如何在数学中开展游戏教学

5.四年级上册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

6.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_设计一个数学小游戏

时代新课程初中数学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堂 教学设计 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轨迹。在新课改中,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设计无疑应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态有时超出教师的想象,确定引领学生到合适的地方去(目标)的依据是新课标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怎样将新课标和教材要求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确定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水平之间存在多大差距,凭经验形式拿出几条目标或照搬照抄新课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2)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3)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深钻新课标、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同时注意改进备课方法,完善教学设计,要做到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增强“教后反思”,向“教后案”拓展。

       三、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传递――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新课标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了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精心设计问题。合作探究从问题开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四性:一是挑战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思考性。问题虽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有一定距离,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拓展思维。四是层次性。问题能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成功体验。(2)讲究实效。教师在教学备课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用可以吗?二是如果要合作探究,哪一个数学知识要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点拨引导?三是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四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目的是将学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必须把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任务,必须意识到学习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教学:(1)充分揭示概念和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一般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但由于教材限于严谨、精练和篇幅等原因,往往将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略去。实际上数学结论的发现与提出,是经历了曲折的实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的探索过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探索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强化对定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发现与创造打下基础。(2)揭示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上的定理、性质和例题的证明求解。往往忽略了思路探索过程。如果教师只是按书本上的叙述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在面临新情境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策略。

       五、注重过程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表明,评价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对“双基”的评价要注重理解和应用。在作业练习的设计、测试卷的编拟或实践活动的组织中,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都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例如,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评价,应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几何事实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发展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的获得;对于统计与概率学习的评价。重点放在考察学生能否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应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具有统计观念。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评价必须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评价应伴随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以口头评价、及时评价、随机评价为主,使评价过程成为一个情感知识化和知识情感化的过程。

        (责任编辑:张华伟)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怎样做好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要在课堂上将深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所接受,唤起学生热爱数学的强烈愿望,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步骤,这就是数学教学课堂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学设计对课堂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设计,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备课”。教师要在课前做好一些列准备工作,要熟悉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明确任务,确定重点和难点,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的质量。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设计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方案也不一样,因此不存在统一的设计模式。因此我结合我带学生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我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

       其一,通过熟悉数学教材,将教材所包含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蓝本,教师要想学生传授数学知识,首先应该掌握课本内容。仅仅懂得教材上的内容,会解教材上的习题,还称不上“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教师应当清楚教材编写的意图,弄清教材中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他们把握的程度。例如对函数概念的讲解,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对于极限的概念,中学历和大学里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将知识与方法从教材转化为教师自己的。

       其二,通过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与重点,并将其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是,应当考虑如何落实教学目的,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克服困难等问题,并真正转化为教师教学指导思想。

       其三,通过研究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刺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数学的教学方法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然后才是选择或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出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对上一节成功的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设计数学教学的结尾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

        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学们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3组、第2个”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教师说“数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对错。最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砸蛋游戏,把代表每个学生位置的“数对”输入电脑,同学们随机叫停,这位幸运的同学就到前边,在正确用“数对”说出想砸的金蛋或银蛋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后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后,电脑上会出现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辛普森将动作技能依次分为知觉、定向、在指导下做出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标分类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 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

        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为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诊断的基本思路。加涅将学习的结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类。根据智慧技能学习的不同复杂程度,他又在该范畴中分出若干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解决问题)。辨别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概念是规则学习的基础,运用若干个简单的规则是解决问题获得高级规则的基础。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自己总结与概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而规则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运用有关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乘”“除”七个概念,如果这七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没有掌握,规则学习都将无法进行。同时,学生必须掌握“剪”“拼”“转化”等策略,否则将不能自主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准确地诊断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2.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一位教师根据学生背景知识的不同,对“质数与合数”一课做了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

        设计一: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村中心校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分类、奇数、偶数、约数等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16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2~16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这两类数的特征,进而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师生共同概括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设计二: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根据县实验小学学生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学的学号数──1~59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1~59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应该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概括、讨论交流、汇报辩论,揭示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三:在“省优秀教师教学成果汇报会”上,根据班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已经知道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尽管学生知道概念,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在师生的共同辨析争论下,使全体学生真正理解质数、合数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对“质数与合数”一课三种不同教学设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正确地分析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3.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了解了他们。”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学生,其实不然。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进行教学,而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如何思维的。一位教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体积单位并出示相应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个比较大的长方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接下来让学生用正方体的小木块摆大小不同的各种长方体,并记录得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概括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实际进行教学时,学生并没有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估计这个较大的长方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而是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大约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宽大约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约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同样没有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记录了小木块的个数。造成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对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判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对学习者起始能力进行诊断,对学习者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的内容。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的:

        上课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组(男生每组5人,女生每组4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由于男女生冠军组的人数不等,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解决三个实际问题──求平均气温,求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周的饮水量。

        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比较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而是现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男女生组各自的冠军时,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时,则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引出问题──求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男女生冠军组夹球个数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最后又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三)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对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于是学生自己亲自参加比赛,他们非常积极主动,通过实际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让学生决定男女生最后的冠军组激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组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男女生组夹球的平均数决定最后的冠军是公平的,从而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根据现场比赛结果制作的统计图,思考当参赛人数不同时,怎样确定冠军组才是公平的。教师选择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三、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一位教师在“统计”一课的设计中,做了如下的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问题一: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感觉怎么样?

       请全体同学合作进行现场调查,看一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多少名同学很快乐、比较快乐,又有多少名同学不开心,把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另外,请采访不开心的同学,了解他们为什么不开心,帮助不开心的同学,争取让他们也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能让全体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全过程,尝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学会看统计图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基本的依据。

        问题二:给统计图命名。

       下面是一个画好的统计图,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幅统计图可能用来表示什么?

        (2)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幅统计图起名。

        (3)请写出根据这幅统计图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需要一定的创造性。评价教学效果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统计的意识,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了解情况。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应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综合加以设计。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掌握每个子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各子系统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还要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有深刻的认识,洞察每一子系统与整体教学目标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如何在数学中开展游戏教学

       一、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数字2、3、5想在同学们当中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现在每位同学看好你座位上的数字号,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问:“你们怎么没有找到朋友吗?那你们的朋友是几呢?”

       生答:“1。”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再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结尾。“同学们,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愿不愿意用这几个好朋友来创造一幅美丽的画呢?”学生们会赶快掏出画笔,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画。

       二、延伸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面积、体积”时,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圆柱拆变长方体模型,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我这里有一道题,看谁能用独特的方法快速计算出来”?? 例: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50.7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都是先计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再求体积。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用特殊方法算时,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引导回忆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的试验,如果把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平倒”(试验推导时为竖放),长方体的底面就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直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半径来计算。?

       由于有实验的表象支撑,这种变换角度的解题技巧,学生不难想到。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算出了结果。?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圆柱体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圆柱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总结预习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没有周长、面积呢?又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后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学习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四、问题启发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

       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使得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在快乐的气氛中,愉愉快快地接受学习、才能学好知识,而游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较佳的能够保持小学生学习激情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1.游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兴趣,可以使一个人几天几夜不睡觉的工作,可以使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他所热爱的工作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里,可以使舍勒去尝氢氰酸。兴趣的力量如此大,教

       育工作者应该对它加以重视,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一些。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游戏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自然松驰的状态中感受、理解、练习、掌握新知。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缓解课堂枯燥知识灌输,保持学习的兴趣。

       2.游戏教学能够寓教于乐,在轻松氛围中收获新知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且无意识的参与学习,才能达到教学最佳效果。而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因此,教师如能创造条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游戏教学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无意识地主动学习,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游戏教学能够培养良好习惯,完善个性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而游戏一般都制定了规则,在学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氛围中,可设置游戏比赛项目,学生通过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下培养了自身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且通过组内合作学会团结互助,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在游戏互动中,学生能以他人为参照,取长补短,完善个性。

       二、游戏教学的运用

       1.运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授课前,学生们刚结束上一节课,获得短暂的休息,此时的思维兴奋点,是在课程范畴之外的,学生的情绪往往还留守在课间活动中,教师为了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转移到课堂中来,快速进入学习状

       态,并且为了保证大部分甚至全部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可尝试运用集体游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一堂课的正式进行作好准备。

       2.恰用游戏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新课教授前如运用开火车、猜谜等小游戏进行导入,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来可以复习旧知,并为学习新内容作铺垫,让学生养成主动动脑、动口的习惯。

       3.善用游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重复单调的机械教学,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于一些复杂的内容更是如此。长期以往,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善用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中的重难点往往也会迎刃而解,教学也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游戏教学在运用时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戏服务于教学,与教学密切相连。因此,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游戏。如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可设计猜谜的游戏,然后在课件上展示此动物,让学生猜,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最后公布答案,猜对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接着再让学生模仿,为接下的创编活动做准备。这种游戏可参与的学生比较多,同时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得以激发,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会感到乏味,这比简单、直接的教

       授效果好得多。

       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如:在音乐课中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在课件里设置些许可爱动感的场景让学生猜歌词、歌题和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根据画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歌曲、歌词或音乐知识来表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音乐知识。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的形式应及时更新、多样化

       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游戏才能长久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让学生感到新鲜,因此要使课堂保鲜、新奇,得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游戏形式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课标》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松梆”,使学生从固定教学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游戏就具有这种功能。课堂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一定的语言过渡,如果教师以知识性小游戏作载体,在教学中能适时运用,不仅能巧妙地实现管理与过渡,而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

       游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一种内在修养。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

       料.

       2.教案的一般要求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具体说:

       (1)要求编写教案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教师就要首先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错而激疑,把启发的要点落在诱导推理、分析比较上:小车在课本3?5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维持运动的距离不同.把点拔的要点落在概括上,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抽象”中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计划性,这是不恰当的.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4)要求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设计教案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象和重现物理过程,常常是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时尽量通过物理实验展现物理过程,充分发挥通过实验所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这对于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过程有很大益处.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提供感性材料的主要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案中要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各仪器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主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等进行周密设计,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程序合理、主次分明地进行实验.

       (5)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三)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1.常见教学方法的功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

        2.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是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就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使学生不好接受,造成难点.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原则.

       (2)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4)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扬长避短.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重点.(四)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l)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

       ①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②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一级级地跨上科学的台阶.所以,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的前概念及其引出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在教案上.新物理规律的获得方法,(如是通过实验总结还是通过演绎推理),及其思路也应在教案上明确写出,以便实际教学中思路顺畅.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架桥.

       ③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发生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实质等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物理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思维.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如物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各物理状态的特征等)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详尽写出解题后的方法、步骤的总结,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明确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物理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3.复习课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理性的飞跃.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的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缺欠进行复习提高.

       (2)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对理论性较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实验课

       (1)写明要求

       在教案中必须写明并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如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另外,有些实验还需写清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2)写清在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学生实验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实验成功.

       三、编写、执行教案中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整个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教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否则,若书写杂乱,不分层次,则在课堂上教师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按教案的内容安排进行教学,这将造成教学准备的充分程度下降,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繁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3.编写的教案是组织教学的依据,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案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随遇做些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不能忽视教学后记的资料作用.教学后记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中班数学教学方案实施方案5篇

       1.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首先,要了解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哪一领域的知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然后,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乃至12册教材中的位置,也就是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些都了解清楚以后,再对照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这节课的任务倒是干什 么的。

       2.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素材。教学目标是对一节课教学任务的总体概述,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参考教参或其他一些辅助材料。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对目标进行细化,要细化到可以落实的目标小点。之后,根据目标小点再选择教学素材,教学素材指的是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载体。我认为这个载体要以教材上给予的为主,自编的为辅,毕竟教材是经过专家们多次研究过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我们又不能原样搬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比如说可以把静态变动态、增加一点、修改一些、整合一部分等等,让教材内容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教学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目标点相对应,即:一个素材要对应一个或几个目标小点。

       3.找准呈现方式,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素材确定后,我们就需要考虑这些素材的呈现方式。一般情况下,素材可以静态呈现、直观演示、课件演示等等。

       4.设计课堂设问,细化教学语言。一个素材其实就是一个教学片段,在形成教学片断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教师的课堂设问,也就是要确定教师教学语言。常见的教师课堂设问有五种,分别是主干问题、追问问题、引导问题、交流问题、转问问题。主干问题是教学设计中的框架问题,具有思考性。要求语言准确、清晰,数量不宜过多;追问问题是主干问题下的深刻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具有深刻性;交流问题是师生交流时随机产生的问题,具有全面性;引导问题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作答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一定要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转问问题是同伴间需要互助的问题,具有鼓励性。课堂语言除了以上五种设问外,还包括过渡语言、交流语言等。

       5.整体思考全课,完成教学设计。教学片断形成后,用过渡语言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在连接片段形成完整教学设计时必须用过渡语言,既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又能使教学设计具有完整性。一般情况下,过渡有二种形式,一种是按一定顺序的过渡,也就是从上一环节的结果过渡到下一环节,这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是跳跃式的过渡,也就是不从前一环节的结尾过渡到下一环节,因为这二个环节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而恰巧与前一个环节或更前一个环节联系紧密,所以就从那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下一环节,这样中间就跳过了一个或几个环节,称为跳跃式过渡。这两种过渡方式的语言是不同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同时,还要考虑课件使用等方面问题。

       6.反复斟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同样道理,好的教学设计也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完成教学设计后、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经过几次的琢磨、修改,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在修改时,我们既可以有宏观上的结构调整,如教学片断的调整;也可以有微观的细节修改,包括教师设问、过渡语言、课件,甚至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这个反复调整和修改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深入理解教学设计、熟记教案的过程。

        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给幼儿充分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

        设计意图:

        “数的排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正是学习、认识排序概念的时候,他们喜欢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指出: 教育 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 经验 。”活动《好玩的吸管》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吸管展开,幼儿在活动中不但能够进一步掌握数的排序,而且通过活动了解吸管的另一种玩法。

        活动目标:

        1.尝试学看图纸并有规律排列材料。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活动。

        活动准备:

        彩色吸管(2cm),彩色胶皮细电线,图纸,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1)小熊最近开了一家专门卖项链的商店,生意可好了,里面的项链非常受欢迎。小熊这几天自己制作了一条好玩又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看?

        (2)出示项链,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规律。

        师: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呀?好玩吗?

        师:你们会做吗?

        师:你们都会做呀,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串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3)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

        师:哦,原来他们是有规律的。

        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幼儿说规律。

        2.画图纸。

        (1)这里有许多空白项链的图纸,请小朋友先来为自己设计一条项链。

        (2)幼儿介绍设计图纸,说规律。

        3.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请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然后再到筐里找需要的吸管用胶皮电线穿起来。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游戏:送项链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做出了项链。我们把穿好的项链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4以内的加减,会看加法三幅图。

        2、物质准备:

        教具-表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第一幅图开来了2艘轮船,第二幅图又开来了3艘轮船,第三幅图一共有5艘轮船。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屈老师 www.qulaoshi.com)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看图列加法算式。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看算式写答案。

        -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内容,师生共同检查。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3

        活动来源: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的衣服,原来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毛衣,上面还有三只小猫的图案。我说:“真漂亮,还有三只小猫呢!”小朋友一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图案、颜色。于是,我抓住了这契机,结合《新年好》的主题,将认识图形、序数和排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序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图象,图案进行装饰。

        3、在多次操作中,学习排序知识,掌握排序规律。

        4、感受节日气氛,在装饰服装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纸制衣服5件(装饰好的1件,没有装饰的4件)

        2、剪好的图形、图案若干。

        3、胶水、棉签、纸巾、毛巾。

        4、磁带。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各种图形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图案以及数、序数的相关知识。

        1、小朋友们,要过年了,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买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妈妈也给小兔子买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装饰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

        3、你看见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的衣服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么?你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幼儿自由回答,并说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的名称,复习点数、序数等方面的知识)

        二、引导幼儿运用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辅助老师扮演小鸭子),小鸭子也带来了鸭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小鸭子的新衣服)

        2、小鸭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小鸭子的衣服上什么也没有)小鸭子也想把衣服变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样漂亮,可是怎么办好呢?(引导小朋友帮助小鸭子装饰衣服)那我们就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吧,为小鸭子设计衣服吧!

        3、幼儿分小组运用准备好的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4、教师观察、辅助。(引导幼儿进行装饰的时候,注意胶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鸭子衣服的整洁)

        三、在操作中,让幼儿找出排序规律。

        1、请各组的小设计们展示为鸭子设计的衣服,大家互相评价。

        2、你们觉得小朋友设计的衣服怎么样?有没有小兔子的好看?为什么?(小鸭子衣服上的图形、图案很乱)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图形、图案都很整齐)怎么整齐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并找出排序的规律)

        3、我们再来动手设计一次好吗?

        4、幼儿再次动手设计。(教师放音乐)

        四、服装设计展示,幼儿掌握排序规律。

        1、各组小朋友展示再次设计的服装,互相点评。

        2、这次设计的衣服好看吗?为什么呢?(图形、图案都很整齐、有规律)

        3、请各组小朋友派代表,为小鸭子装饰新年衣服。

        4、和小鸭子一起 唱歌 ,感受过年的节日气氛。

        五、老师 总结 ,结束教学活动。(小朋友们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我们的新年衣服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回家再为新年做 其它 准备吧!)

        六、活动延伸:继续探索新年里的其他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 逻辑思维 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 篮球 ;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数字可以表示第几个,初步感知和理解序数。

        2、能听清楚操作的要求,并正确地找出小动物的位置。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清楚地进行表达。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排队、坐座位等活动中体验过第几的概念。

        物质准备:教具:火车,小动物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听清楚操作的要求,并正确地找出小动物的位置。

        活动难点:知道数字可以表示第几个,感知和理解序数。

        活动过程:

        1、小动物坐火车教师出事火车:这是什么?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幼儿目测并讲述。

        教师出示小猫:小动物要坐火车去游玩。小猫坐第几号车厢呢?引导幼儿观察小猫手上的票的数字,理解小猫坐第2号车厢,请幼儿找第2号车厢,并把小猫送上火车。

        教师再出示几个小动物,分别引导幼儿观察火车上的小动物,说一说谁在第一个,谁在第二个……

        2、小组操作活动找小猫。观察画面,找一找小猫在哪儿,说一说小猫排在队伍的第几个。

        住在哪儿。请幼儿看看楼房里每一层住了哪些小动物?请连线表示小动物居住的楼层。并给居住在第三层和第五层上的小动物涂上红色的星星。

        活动评价:

        请7个小朋友上来排一排,请大家 说说 每个人排在第几个,进一步理解序数。

        表扬能清楚地讲述活动的幼儿。

       

        中班数学教学方案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精编合集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汇总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合集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设计大全

        ★ 最新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2020最新合集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设计方案合集

       好了,关于“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设计一款用于新授课的数学教学小游戏,并撰写教学片断”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